NACHI轴承商品检查与验收 一、外观检查标准 1. 表面质量检测 划痕检查:允许轻微加工痕迹(宽度≤0.05mm,深度≤0.01mm) 锈蚀检查:表面无可见锈斑(10倍放大镜检测) 标识验证:激光刻字清晰可辨(包括型号、产地、生产日期) 2. 几何尺寸检查 外径/内径测量:使用0.001mm精度千分尺,公差符合ISO492标准 宽度公差:精密级轴承控制在±0.02mm以内 倒角检查:R角尺寸符合图纸要求(通常0.3-1.0mm) 二、精度检测规范 1. 旋转精度检测 径向跳动:P4级≤0.002mm,P5级≤0.005mm 轴向跳动:使用专用仪表检测,公差为直径的0.0005倍 启动力矩:脂润滑轴承≤0.03N·m(25℃环境下) 2. 游隙测量 径向游隙:C3组游隙控制在0.02-0.04mm 轴向游隙:使用百分表测量,公差±0.01mm 预紧状态检查:专用扭力扳手检测(5-15N·m) 三、材料与硬度检测 1. 材质分析 光谱检测:验证GCr15成分(Cr含量1.40-1.65%) 金相检查:马氏体组织评级1-3级(1000倍显微镜) 非金属夹杂物:A类≤1.5级,B类≤1.0级(GB/T10561) 2. 硬度测试 表面硬度:HRC61-65(洛氏硬度计检测三点取平均值) 芯部硬度:与表面硬度差≤2HRC 显微硬度:滚道面HV700-800(500g载荷) 四、性能试验项目 1. 实验室检测 寿命试验:按ISO281标准进行加速寿命测试 温升试验:80%额定载荷下ΔT≤35K(2小时运行) 振动检测:Z4组轴承振动值≤45dB(BVT-1型仪器) 2. 特殊环境测试 盐雾试验:72小时无红锈(5%NaCl溶液) 高低温测试:-30℃~+150℃工况下性能稳定 真空测试:10⁻³Pa环境下保持架无挥发 五、文件验收要求 1. 必备随货文件 原厂质量证书:包含热处理曲线和关键检测数据 材质证明:钢厂原始质保书(追溯至熔炼炉号) 进口报关单:原产地证明(日本产需特殊标注) 2. 验收记录管理 检测数据存档:保存期不少于产品寿命周期 不合格品处理:建立MRB材料审查报告 批次追溯系统:通过激光编码实现全流程追踪 六、常见拒收标准 尺寸超差>公差带50% 工作表面存在≥0.02mm深度的机械损伤 旋转精度超出标称值2个等级 包装破损导致防锈层破坏 文件缺失或信息不符 NACHI轴承验收建议采用AQL1.0抽样标准(GB/T2828.1),关键设备用轴承应实施100%全检。保存验收过程影像记录(至少保留3年),建议使用专业轴承检测仪器(如Taylor Hobson轮廓仪)确保测量准确性。对于P4级及以上精密轴承,需在恒温车间(20±1℃)进行检测。 轴承厂家
|